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——漯河市第二中学打造高效课堂纪实(下) |
■见习记者 李文姣 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、勤于动手,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。”这是漯河市第二中学(以下简称漯河二中)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。高校课堂的实施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、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,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、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。漯河二中的高效课堂并不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,还延伸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,培养学生全面发展。 经典浸润人生 书香伴随成长 回眸历史,漯河二中是一所文化积淀丰厚的中原名校。基于此,近几年来,漯河二中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,把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,贯穿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,彰显了学校的文化底蕴。 漯河二中把经典诵读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,认真落实“四个一”,即每天背诵一句名言、抄写一段经典语句、做一件好事、写一句心得。使他们通过诵读经典自觉践行规范,在践行规范中深化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。学校围绕“一个主题”,即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;抓好“两个追求”,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,让教师在幸福中工作;理清“三个层次”,即养成教育,成功教育,和谐教育;建立“四个落实”,即校园安全、教育教学改革、教师专业化发展、学生终身素质养成教育,努力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理解经典、感受经典,受到教育和启发。 走进校园,“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”、“与圣贤为伍,与经典同行”等宣传字画、标语赫然醒目。教室走廊、橱窗张贴通俗易懂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,并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,形成古色古韵、书香满园的浓厚氛围。日常学习生活中,学校老师认真落实“六个一”,即在孝敬父母、讲究礼貌、践行诚信、健康生活、爱护环境、安全行路等六个方面,引导学生,读圣贤书、立君子品、做有德人,在践行规范中深化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。 太极强身健体 烹饪温暖身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经典诵读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,而传统武术则可以强壮学生的身体。漯河二中的校本课程开设了太极拳演练,如今已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。清晨,迎着朝阳,在太极拳教练张东华老师的指导下,参加晨练的教职工动作和顺;大课间,音乐响起,全校学生动作刚柔相济。运动赛场上,漯河二中的太极拳方阵总能引来惊呼一片。2011年漯河市第六届运动会上,漯河二中代表市教育局参加开幕式,同学们表演的太极拳轻如蝉翼、行如流水,以阳光和谐、刚柔并济的精神面貌赢得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。 走进漯河二中的课堂,高效、快乐、全面是最直观的感受。漯河二中不仅教授知识,还教授生活技能,让孩子们走出校门在生活中也成为小能手。漯河二中最有特色且最受学生们欢迎和喜爱的就是烹饪课了。课堂上,学生分组观摩老师实地操作之后,回到各组操作台在老师的指导亲自动手完成规定课程。回到家里,当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亲手为他们下厨做菜时,都十分感激学校对孩子的培养。漯河二中的学生们不仅会学习,更会生活。 成效初见 特色凸显 “为学生一生发展强基”是漯河二中课程改革的主线。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,如今,漯河二中的高效课堂已经卓有成效,校园整洁了,自习课安静了,学生懂礼貌了,越来越可爱了,日常行为习惯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,团队意识显著增强,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,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,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。 在推进新课改过程中,广大教师边学习、边实践、边研究,在学习中实践,在实践中反思,在反思中成长,转变了教育观念,提高了教学技能,成了课改行家里手。部分中青年教师在课改中脱颖而出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。马学奎老师的“情境激趣教学法”、刘洪涛老师的“快乐学习法”等教学方式方法,符合课改理论,适合学生心智接受能力,深受学生喜爱。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课堂形式活了,教学效率高了,学校逐渐形成了学生快乐地学、教师愉快地教的教学氛围。 “百舸争流千帆竞,乘风破浪正远航。”课改带动了校风、教风和学风的变化,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,学校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,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,为改进办学搭建了广阔的平台。 |